6 月 29 日晚,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五轮在南通足球训练中心海门基地打响,南通队以 4:0 大胜宿迁队,延续了本赛季全胜战绩。然而,比比分更引人注目的是场外爆发的 “试卷外交”—— 南通球迷向宿迁球迷派发本地知名教辅材料,这场看似戏谑的互动,却让宿迁成为舆论场中 “教育与足球双重失利” 的焦点。
比赛开场前,南通海门球迷会成员抱着一hth华体官方下载app摞摞试卷在球场外热情派发:“来,拿份南通试卷大礼包,给孩子补补!” 这些试卷并非普通印刷品,而是南通学生使用了二十多年的《非常课课通》《全程测评卷》等经典教辅。南通作为江苏教育重镇,其试卷素以难度高、题量大著称,甚至被外省学子调侃为 “噩梦通关手册”。有网友晒出宿迁小朋友收到试卷时的表情:“肉眼可见的‘高兴’,家长在一旁欲哭无泪。”
这一行为迅速引发全网热议。有江苏网友感慨:“南通人把‘卷’刻进了 DNA,足球场上赢球,场下还要卷下一代!” 更有人翻出南通教育的 “赫赫战功”:25 年来高考一本率稳居全省前列,启东中学作业本、南通模考等堪称江苏学子的 “青春阴影”。南通球迷的 “试卷应援” 看似玩笑,实则暗含地域文化的自我认同 —— 用教育优势为球队助威,这种独特的 “硬核浪漫” 让全国网友忍俊不禁。
与南通球迷的狂欢形成鲜明对比的,是宿迁队的 “双重打击”。赛场上,宿迁队防线全面崩溃,0:4 的比分创下本赛季最大分差。更致命的是,赛前爆发的 “卖房门” 事件已严重透支了球队公信力。6 月 26 日,宿迁队部分球员被曝参与房产商营销活动,直播画面中球员沦为 “背景板”,引发球迷集体声讨。尽管宿迁市体育局火速处理涉事官员、教练,并公开道歉,但 “商业活动影响纯粹足球” 的质疑声仍不绝于耳。
场外,宿迁球迷成为南通试卷的 “重点关照对象”。有宿迁球迷在社交媒体吐槽:“本想来看球放松,结果被塞了一堆试卷,这比输球还扎心!” 更有家长无奈表示:“孩子本来还为球队加油,现在回家就要做题,这‘应援’太现实了。” 这种舆论反噬让宿迁陷入尴尬境地:既未在球场上证明实力,又在文化交锋中沦为 “被教育” 的对象。
这场风波本质上是地域文化符号的碰撞。南通作为 “教育卷王”,将试卷转化为球迷互动的工具,既延续了本地 “崇文重教” 的传统,也通过戏谑方式强化了地域认同感。而宿迁作为 “西楚霸王” 故里,本应以勇猛形象示人,却因球队商业丑闻和赛场失利,被贴上 “疲软” 标签,形成强烈反差。
值得玩味的是,南通赛前打出 “南通宿迁一家亲” 的标语,试图营造友好氛围,但场外的试卷派发却让这一善意略显尴尬。有评论指出:“足球本是增进交流的纽带,但若将地域竞争延伸到教育领域,反而可能加剧对立。” 更有教育专家担忧:“用试卷作为调侃工具,虽博人一笑,却可能强化‘教育功利化’的刻板印象。”
这场 “试卷风波” 意外成为苏超联赛的流量密码。据统计,比赛当天南通接待游客 73.57 万人次,旅游消费达 4.2 亿元,宿迁方向游客同比激增 287.7%。社交媒体上,# 南通试卷 #、# 苏超最卷应援 #等话题阅读量超千万,甚至有网友呼吁:“建议苏超设立‘最佳文化输出奖’,南通队实至名归!”
但争议同样存在。部分宿迁球迷认为南通球迷的行为 “缺乏尊重”,要求公开道歉;也有中立网友指出:“球迷互动应把握分寸,别让娱乐变了味。” 对此,南通球迷会回应称:“这是善意的玩笑,南通人向来以试卷会友,希望宿迁朋友能感受到我们的热情。”
南通球迷的 “试卷突袭”,既是一场充满地域特色的球迷文化秀,也是现代足球商业化与地域认同碰撞的缩影。对宿迁而言,如何从 “卖房门” 和赛场失利中重振士气,或许比破解南通试卷更具挑战性。而对苏超联赛来说,这场风波提醒着:当足球成为城市名片,每一个场外细节都可能被放大为地域形象的注脚。未来,如何在竞技精神与文化表达间找到平衡,将是所有参与方需要共同思考的命题。